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若干思考

编辑: 更新于:2014-3-10 阅读:

【内容提要】近年来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兰州市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本文详细论述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兰州市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由2009年的234天增加到2012年的270天;比2009年增加3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3.97%。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2.53,较2011年下降了6.64%。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1mg/m3,比2011年下降14.58%,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9mg/m3,比2011年下降7.14%,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4mg/m3);PM10年平均浓度为0.136mg/m3,比2011年下降1.4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0mg/m3)。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月报中,兰州市已经稳定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但是,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仍不牢固,随着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兰州市环境空气稳定达标面临巨大挑战,空气质量状况与省会城市地位和人民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兰州市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面临着继续削减污染物“存量”和控制污染物“增量”的双重压力,冬季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空气质量改善面临新挑战。正确认识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识别影响兰州市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综合措施,加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并取得成效。

   一、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

兰州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黄河河谷盆地中,城区南北群山对峙,相对高度约200-600 m。市区东西长约30 km,南北宽约6 km。东西两端峡口宽不足1km。南山坡度陡峭,峰顶高约600 m;北山坡度较缓,高度为200300 m。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兰州市特有的气象条件,盆地内风速小,据历年气象统计资料,兰州年平均风速为18 m/s,年静风频率为62%1月份平均风速为13m/s,静风频率为81%。逆温频率高、稳定层结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冬季尤甚。使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加上兰州地处黄土高原,自然降尘量大,春季沙尘天气频发,使兰州市大气环境状况雪上加霜。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兰州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日趋增大。由于河谷盆地型城市的特殊地形限制,使污染物很难扩散稀释,市区大气污染主要呈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特征。

根据对2001-2007年兰州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PM10为首要污染物,其次为二氧化硫、再次为二氧化氮,而且以冬、春季供暖期污染最为严重。采暖期污染天数占全年污染天数的比例逐年增加,大气污染事件越来越集中分布在采暖期。降水量与PM10在各个季节均呈显著负相关,即降水量越大,PM10浓度越小,污染越轻;气温与PM10浓度在夏季呈显著正相关,即大气温度越高,大气中PM10浓度越高,在春季和秋季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PM10浓度在冬季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湿度越大,PM10浓度越高,污染越重,而在其他季节呈显著负相关;风速与PM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秋季和冬季污染物输送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冬季兰州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上表现出:城区低风速时, 污染主要集中在河谷盆地中,呈带状分布,市区东、西各有一个污染高值区域,二氧化硫、PM10的污染分布趋势保持一致。从时间变化上看,中午12 时二氧化硫和PM10 的浓度和高值分布范围明显高于夜晚0时,呈现夜晚低、白天高特点。

冬季兰州大气污染物的这种分布特征与兰州市的人口经济产业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城市东部是城关区,人口密度也最大,冬季采暖锅炉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形成了河谷盆地东部高值区;城市西部是西固区,是兰州市的主要工业区,集中了大型石油化工、冶炼、能源、机械加工等产业,人口密度较城关区小,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和冬季采暖共同作用,形成了河谷盆地西部高值区。

冬季兰州市大气逆温出现次数最多的时间都为上午6-11时。由于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使得污染浓度从凌晨开始持续增长,至中午达到最高,而在下午逆温消失后污染物浓度回落,逆温对大气污染污染的影响是显著的。造成兰州冬季大气污染日变化呈现出白天高、夜晚低,污染物浓度中午达到最高,而低值出现在凌晨的特征。

二、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受到工业生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如废气、粉尘、烟尘等)、自然气象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增长率等)、环保投资强度、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物防控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严格源头管控,深化结构调整,强化污染治理,推进区域联防联控,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三、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经济损失

根据2012年出版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 .8%。按照2012年兰州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64.41亿元估算,兰州市仅冬季大气污染(按供暖期5个月计算)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到7.82亿元(疾病成本估算)和24.77亿元(支付意愿估算)。

四、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燃煤污染治理

加快对兰州市现有燃煤电厂实施清洁能源改造,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冬季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或者冬季燃煤电厂采用优质煤,同时加强电厂脱硫、降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建设和维护,逐步过渡到完全使用清洁燃料。

继续实施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程。城区基本实现无燃煤,加快推进部分分散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作,现有燃煤设施要全部完成改造。远郊区县具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条件的地区,燃煤锅炉逐步改用清洁能源,国家级与市级工业开发区、园区必须改用清洁能源供热。

开展低矮面源污染治理。城区简易房、平房等通过旧城改造,城乡结合部地区通过“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使用清洁能源。农村地区要推进生态创建活动,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小煤炉燃煤使用量,逐步禁止原煤散烧。

(二)重点污染行业治理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工业企业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在建材行业开展物料储运系统密闭化改造,控制粉尘污染;在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冶金等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专项治理,烟气脱硫除尘治理,推进燃煤、燃油(焦)锅炉改用清洁能源。

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治理和检查,所有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均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对经营性小煤炉、露天烧烤等行为的执法检查,治理低空污染。

(三)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兰州市及周边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降尘大,大气PM10本底值较高,PM10成为城市首要的大气污染物。控制市区及周边扬尘污染就成为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控的重中之重。

控制施工扬尘。强化建设施工单位主体责任,严格实施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迁100%洒水压尘、暂不开工处100%绿化等扬尘防控要求。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创新绿色施工监管机制,抓好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精细化管理,将施工企业扬尘污染记录作为不良信息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定期公布。加强执法检查,突出重点季节、重要时期、关键时段监督管理,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遏制扬尘污染反弹。特别要加大兰州市主导风向上游周边地区如东岗、和平区域,黄河北岸削山造地等作业扬尘。

治理渣土遗撒。强化渣土运输单位主体责任,完善运输公司资质认证、车辆密闭运输备案、运输遗撒治理资金保障以及年检复查制度。

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扩大“吸、扫、冲、收”组合式道路保洁设备比重,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每日对重点地区、主要道路进行冲洗作业,切实降低道路尘负荷。研究制定区域道路尘负荷监测评估方法,完善道路清扫保洁考评和信息公开办法。科学制定道路洒水作业规范,冬季夜晚0点至上午10点应减少洒水作业频次,这是因为冬季低温易造成马路结冰,影响道路通行,机动车怠速下污染物排放增大;另一方面大面积、高频次洒水作业使得空气湿度增大,而冬季兰州市空气湿度越大,PM10浓度越高,污染越重。而上午10点以后开始道路洒水作业,一方面错过交通高峰,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气温升高不容易造成道路结冰。

(四)机动车污染控制

逐步提高新车排放标准。逐步要求新增公交车达到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新增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逐步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并配套供应相应标准的车用燃油。

继续淘汰老旧车辆。研究建立老旧机动车更新淘汰长效机制,制定全部黄标车及其他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推出时间表。

严格在用车排放监管。进一步扩大对黄标车限行范围,逐步对其他相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措施。加强对外埠进兰车辆管理,其高排放车辆按照本市有关限制行驶的规定执行。严格在用车排放定期检测管理,加强路检路查、入户抽查,促进在用车达标排放。

加快市区道路改造建设和完善,优化交通运行方式,提高道路通行率。

科学制定机动车限行措施。目前兰州市实行的机动车限行措施缺乏民意基础和法理基础,以剥夺机动车所有者的通行权换取交通状况改善,缺乏科学性,存在机动车限行措施泛滥、随意、过严的情况,不能真正体现环保为民、环保惠民、以人为本的原则,有违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议兰州市认真学习北京、上海等地机动车限行办法,既考虑到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又考虑到社会各方利益。兰州市要科学确定采暖期、非采暖期、有利扩散条件和不利扩散条件下机动车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科学确定限行区域、限行时段以及何时启动限行措施、何时及时停止限行措施。同时充分考虑机动车主的利益损失,通过公共交通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予以补偿。同时要求兰州市出台涉及国计民生重大决策前,首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公共交通事业,方可减缓小型机动车增长速度,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方便出行。机动车限行期间,对机动车主应该给予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补偿。

(五)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

扩大城乡绿化。进一步推进市区绿化及南北两山绿化,构建城市生态屏障体系。稳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实施生态修复。加强对兰州周边石灰矿、采石场、采砂场、取土场、弃土场、垃圾堆放场等关停和治理,恢复生态植被和景观。

(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污染物减排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督导。对未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或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严格控制其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制定落实意见或相关配套政策,督促和指导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排污企业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相应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自觉公开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在确保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基础上,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减排。

 

撰稿人:刘兴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