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加速我省专利成果转化的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4-3-10 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省专利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搭建“三个平台”,构建“两个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协调机制”的建议。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省每年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2013年专利申请总量突破万件,许多专利获得省部级鉴定,成绩可喜。然而专利实施率长期徘徊在8%左右,专利成果转化商品率约35%,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为5%-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有工业总产值的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40%。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低下已构成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相关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但社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我省专利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专利成果转化范畴不清,自身技术缺陷无法满足需求。在众多科技成果中只有自然科学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产品。而像社会科学及一些纯基础理论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即使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往往也不能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如果把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专利成果也包括在这一转化范畴之内,显然不尽合理。此外,有些专利成果因市场变化而失去了转化机会,也有些科技成果因技术生命周期的制约而失去了转化的经济价值。大多数专利技术在先进性、实用性、成熟性、商业价值性(经济性)方面很难同时具备,迫使需求方在需求方面有所侧重。以“成熟性”为例,有相当数量的成果专利被需求方排斥在外,主要是“成熟度”未能满足需求方的要求,或被怀疑可能存在缺陷而双方都无法提供权威的评估或验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企业创新意识动力不强,没有成为技术转移的主体。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走到真正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专利成果难以在企业进行转化和推广应用。

3、信息不对称使企业难以迅速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专利成果。我省科研机构、企业、高校、政府四大要素的创新动力低下,又造成各要素之间功能分割的局面。供需双方有多种方式可以发布或获取信息,但实际上,信息传递渠道少、方向性差,对大多数中小企业需求者和专利技术持有者难以实现信息发布与获取的双向对接。同时,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包括政府组织的招商项目在内,过时、变更、表达不清的情况时有存在,甚至还有非真实性信息,严重影响了企业快速获得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4、缺乏完善的转化服务机构和有效的服务。专利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转化又是一个多因素(包括技术、商务谈判、资金、服务、市场、条件、机遇、转化能力等)复杂多变的过程,而现有服务机构存在数量严重不足、条块分割、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权威性,以及服务条件落后、缺乏或无法提供相关服务等问题。

5、专利成果转化受资金约束,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资金短缺、经费难等一直是专利转化的“拦路虎”。一项专利技术成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商品化。一般研究、开发、试验性生产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转化各环节的投入更是按几何级数增加,也就是说,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代价是递增的,需要获得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大。因此,资金投入的有无与强弱,往往是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求对有待转化的专利成果必须进行严格的挑选,集中力量对那些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进行转化,否则,转化的项目越多越分散,造成的浪费也就越大。

6、政策落实不到位,阻碍着专利成果转化。在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制定的金融贷款扶持、税收鼓励、收入分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优惠等诸多政策,难以得到落实。此外,由于产学研联合、制度创新、资金转化、平台建设转化、成果评价及科技人员在转化成果中的地位和权益等焦点问题所造成的矛盾,也都严重阻碍着专利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进程。

二、加速我省专利成果转化的对策

加速专利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在于“一促、一降、三提高”,即促进科技创新,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速度,提高转化效果,提高转化率。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的阶段,政府工作职能的重点就是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和完善专利成果转化的架构和服务体系,为专利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有效服务。

对此,应结合甘肃实际,整合现有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搭建“三个平台”、构建“二个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协调机制”。

(一)搭建“三个平台”

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通信手段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基础,完善功能,构建支持成果推广在国家、省、市(县)三级体系信息平台的重要结点,为社会各界推动成果转化搭建互动开放的平台。平台既要满足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需要,又要满足社会对专利成果转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发布信息完整准确、指标体系规范统一、核心栏目功能一致、信息响应快速及时。

成果交易平台。以组建专利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召开专利成果交易会等形式,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为专家学者的专利成果展示及发布提供场地和服务,使他们能直接面对需求方进行交流。并做到对重点技术强力推荐、对技术难题快速解决,这样既加快了专利成果转化的速度,又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着力点,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和特点,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降低成果转化的成本、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该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将分散在不同政府主管部门的产学研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实力,使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常规化、网络化和专业化。

(二)构建“二个服务体系”

专利成果转化测评与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专利成果转化专家评审制度,编定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提高专利成果转化准入标准,完善专利成果转化服务网络。对专利成果转化供需双方,在公共服务(提供分析测试、中试等)、权威评估(评价、验证等)、风险(技术提升、补偿、退出机制等)等方面提供服务和保障。

风险转移与投资服务体系。拓宽专利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专项专利成果转化资金、银行贷款贴息、风险投资、信誉担保的相关扶持政策及准入机制。加强对专利成果的评估、监管力度,降低供需双方的转化风险,提高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增强成果转化的能力。

(三)形成“一个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和保障社会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与政策落实机制,运用政府的权威性,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减少条块分割、体制不一的弊端,有效落实专利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全社会重奖有功的科技领军人物等。

 

调研组:高洪卫  高智海  王海军

撰稿人:高洪卫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