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柔弱中的坚强——记农工党甘肃联合大学支部主委杜俞瑾
编辑: 更新于:2011-3-15 阅读:
每次见到杜俞瑾,看到她憔悴的身体中透露出坚韧与执着,看到她忙碌而充实、无怨无悔地为慈善事业四处奔波,不由得想起《隐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由得被她对生活表现出的坚强所折服,不由得被她对慈善事业的挚爱而深深感动。
说起杜俞瑾的人生轨迹,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本来是很幸运的一代,喜逢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没有就业难大学毕业后很顺利地分配到高校的医院工作,也没有给高额的房贷买单,原本应当非常幸福的人生可苍天偏偏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给她一个惨痛的打击,一次意外让她痛失爱子,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使她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大悲之后,便是她对大爱的选择。在经历了人生的阵痛之后,更加悟出了生命的真谛,决心发挥自己在医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的专业特长,利用业余时间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做慈善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弱者,将扶危济困、奉献爱心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以一贯之、执着前行。
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杜俞瑾尝试做的第一件慈善公益事业就是开通反对家庭暴力的心理法律援助热线。她是甘肃省第一批拿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医生了,选择开通反对家庭暴力的心理法律援助热线,除了帮助让受到家庭暴力的女性勇敢地拿出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入低,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开通热线根本无利可言。一谈到家庭暴力我们总会想到传统意义上的厮杀拼打的暴力,但和她交谈之后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是发生在白领阶层、在知识分子家庭中的“冷暴力”,“无言”的结局更可怕。一些家庭冷暴力造成夫妻长期精神压抑心灵扭曲,往往得不到有效干预而发展成为极端事件。她多方呼吁要预防家庭冷暴力,她深知仅靠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部门,难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从2007年开始,杜俞瑾就着手招募志愿者,寻找一些有爱心的专业志愿者为受害者提供服务、寻找更多有奉献精神的专家学者来倡导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同时,还四处奔走寻找一些慈善组织给予她经费的支持。她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为受暴妇女儿童提供咨询服务,一边奔走社区、妇联、企事业单位和媒体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多场公益讲座,帮助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儿童走出心灵困境,仅接受甘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访就有6次,给新闻媒体供稿达20余次。
开弓没有回头箭,志于创业苦攻坚。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是付出的艰辛,由于目前个人开展公益服务的平台不是很好,社会对公益服务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还不高,加之她还没有完全恢复羸弱的身体,许多人劝她好好休息休息,但她说“这些困难和挫折算不了什么,我是一名农工党员,我用农工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来警示我,为了那些弱势群体,不能放弃!尽管我牺牲了全部的公休假和双休日,但我无怨无悔!”
关注突发事件 积极组织开展灾后救援和危机干预
“5·12”汶川大地震甘肃陇南也是重灾区,专业的敏感性和农工党员的责任心使她在第一时间就决定一定要奉献自己所能。随即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一边招募专业志愿者夜以继日地查找国内外关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经验,编写《心理救援手册》;一边把个人全部积蓄拿出来购买志愿者赴灾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和开展工作的资料,包括帐篷、食物、药品、学生文具,联系租用车辆等,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却拿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通行证”。事已至此,灾情就是命令,也没有时间犹豫了,她毅然决然地带领16名志愿者和给灾区捐赠的物资,冒着大雨从兰州出发赶赴陇南,路途经历了5.5级的余震和不断从山崖上滚落的沙砾,一些志愿者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她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顶着志愿者生命安全的压力,另一方面顶着开展工作环境及服务效果的压力;同时还承担着想办法申请项目筹措资金支持开展服务等多重压力。震后的陇南一片狼籍,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天气闷热多雨,就是这样她和志愿者一呆就是17天,奔赴在陇南地震灾区最贫困和受灾最严重的武都区安化镇、文县、碧口、中庙、范坝等重灾区,白天开展12个小时的服务,晚上组织志愿者总结当天的工作,她还要给志愿者不断地讲解志愿者精神,提神聚气,激励大家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她和志愿者经历了终生难忘的艰苦岁月,吃着一成不变的方便面,四人挤一个双人旅行帐篷,有时帐篷搭在凹凸不平的田地里,土块和杂草垫得浑身酸痛,下雨时帐篷内全都是雨……,现在想起来能够坚持下来真有些不可思议,就这样,在紧急救援阶段,他们直接服务4792人,间接服务约4万人,发放《心理援助手册》1万份。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获。杜俞瑾牵头组织开展的抗震救灾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得到灾区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受到甘肃省民政厅的高度称赞,并将其事迹报民政部,获得2008年“中华慈善奖”。当年12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克强、回良玉等接见获奖代表,当胡锦涛铿锵有力地讲到“对在5·12大地震中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时,杜俞瑾激动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曲都荡然无存。她无比地欣慰,那一刻更加坚定了她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的信心和决心。
紧接着发生在2010年“4·14” 玉树大地震,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赴灾区,选择了在兰州给玉树地震伤员提供心理辅导、人文关怀。“8·7”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之有“5·12”救援的经验,立即行动,带领21人组成的心理援助小组赴舟曲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他们仍然购买书包、文具,自带帐篷、干粮,力争给灾区不添加任何麻烦。
杜俞瑾历经艰难为灾后重建四处奔波。经过她的积极争取申请到台湾红十字会的资金支持,在陇南市西和县薛集村建立了“社区生活与重建中心”,为该村的妇女儿童进行妇科病普查、组织妇女开展刺绣、帮助村民举办幼儿园,还为该村修建文化舞台和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该村青少年开展课外辅导、进行拓展训练,提升农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平台。该项目在国内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中独树一帜,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得到社会高度评价,台湾红十字会、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电视台等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杜俞瑾已经把做公益慈善事业当作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责任和一种习惯,用青春和执着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一名名农工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在公益事业领域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其事迹在甘肃省农工党员中传为佳话。2010年先后被农工党中央和甘肃省委会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为广大农工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回首走过的长路,展望自己的明天,杜俞瑾这样说道:“付出的心血能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社会公益事业,担当起新时期农工党员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