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社情民意

关于我肃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9-1-18 阅读:

     甘肃省全面两孩政策自实施以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全面两孩政策平稳落地,生育势能较快释放,政策实施效果符合预期;出生人口规模小幅上升,二孩比例首超一孩;总和生育率略有上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二孩及以上总和生育率略有提高。同时,全面两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从人口年龄结构看,未来三年,甘肃省20至29岁的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结构性快速下降,累积的生育势能将全部释放,出生规模呈结构性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人口结构性变化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滑坡。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人口问题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视程度下降,计生事业投入不足;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薄弱,工作下滑,人员断档,个别地方甚至取消乡级计生(卫生)办岗位,由其他人员兼任,取消计生(卫生)办主任科级待遇,计生岗位人岗分离,计生干部入户职责不落实,工作出现倒退滑坡现象。
      三、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育龄妇女产假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落实不到位;家庭抚幼能力不足,2017年底,我省共有3岁以下婴幼儿117.8万人,仅有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没有一所正式批准的儿童早期照护教育中心,较难满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多数家庭对专业化儿童早期照护、教育的需求。
      四、妇幼健康服务需求旺盛资源短缺。2017年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达161.42/万,比2016年提高了34.41个万分点,出生缺陷已经成为我省婴儿死亡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显示,35岁以上高龄产妇增多,明显超过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其中2017年35岁以上育龄妇女生育人数比2016年规模增长0.43万人,占总出生的8.31%,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1.93个百分点,对妇幼健康服务提出更多更高要求。而一些妇幼保健机构还不能开展正常的住院业务,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功能弱化,人员编制紧缺,特别是妇幼健康专业人才短缺、技术水平落后,全省产科、儿科资源配置距国家标准差距较大,难以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建议:
      一、切实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提倡母乳喂养以及呼吁性别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在公共场所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管护到位的母婴室,不仅是体现社会对妇女、儿童的尊重和关爱,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议尽快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和切实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制定分类分级的公共场所母婴设施标准,纳入各类场所建筑设计标准;重点推进交通枢纽中的地铁站、商业中心和公园的母婴设施建设;在现有电子地图载体上叠加公共场所母婴设施查询;建议公共场所的母婴设施日常管理与维护统一参照卫生监督机构制定的卫生标准;将母婴设施建设使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指标序列。
      二、进一步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推行住院分娩,向孕产妇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再生育技术服务保障;推广母子健康手册应用,规范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率;确保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家妇幼保健机构通过二级甲等(或乙等)妇幼保健院评审。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妇免费提供生育力评价、取环、复通等恢复生育力手术及必要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为育龄夫妇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和治疗,做好产后避孕和流产后避孕服务。  
      三、全面改革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体系。加快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围绕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合理确定考核指标,设置比分权重,靠实任务职责,兑现目标奖惩,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解决党政重视下降、基层基础弱化、服务能力不足、政策配套不紧密等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任务要求得到切实落实。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深入开展创建陇家福“幸福家庭”活动,大力实施优生和优育等系列项目,提高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能力;探索对涉及群众婚育健康服务管理工作的各类证件有效整合,实现“一证多用”、“多证合一”,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办事流程,推动卫生计生服务提质增效,为群众提供优质、可及、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提升队伍能力,加快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网络优势,促进计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组织三支队伍,以及基层计生和妇幼健康服务的融合互补;提高参与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健康的水平和能力,着力解决群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计划生育实现转型发展。
      五、推动信息化工作全面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在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中发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作用,创新“互联网+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探索通过手机APP实现计生干部入户随访智能化,打造智慧计生,推进全员人口、网上生育服务登记、出生实名登记、健康扶贫摸底调查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让干部群众少跑腿、信息数据多跑路,为基层瘦身减负,提高基层计生工作。


上篇:

下篇: